编者按
后疫情年代首个“黄金周”闭幕。文旅部数据显现,8天长假,全国共招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国内旅行收入4665.6亿元,同比康复69.9%。
从抢手线路看,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老牌旅行名城"魅力不减,占有各大旅行目的地榜单前十。
与此一起,那些曾被疏忽的“诗和远方”,也在疫情之后被开掘,西藏、青海、贵州、新疆等西部线路成为霸屏朋友圈的第二队伍。
在需求散客化、个性化的年代,谁最早捉住机遇,打造品牌,构成优势,谁就或许取得更多盈利。
超长假日完毕,咱们选了几个旅行抢手目的地,有老牌网红、也有旅行新贵,看看他们在此次大考中成果怎么?
今日持续调查第四站——贵州。
西江苗寨 图片来历:摄图网
“到西部去”正在成为人们假日出游的新方向。
双节期间,“大西北”区域在携程的查找热度暴增475%,微博上#西安游客多到无处下脚#、#稻城亚丁部分游客被半路劝返#等论题,频上热搜……
“十一”黄金周向来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本年尤甚。
现在已有30个省区市发布了国庆中秋假日旅行收入计算数据,和体感火爆的“西部热”不同,在旅行收入和游客招待量这两项目标的TOP 10名单中,仅有一个西部省份入榜——贵州。
△据人民网计算注:数据来历各省区市文明和旅行厅/局揭露计算数据,各省市区计算包括规划或有纷歧
对此,不少网友直呼意外,都知道本年西部游大火,想过四川,想过云南、青海、甘肃,但万万没想到,最终杀出的“黑马”是贵州。
事实上,身处万物皆可“网红”的西部,贵州好像一向略显低沉。在短视频APP榜单上,贵州历来都不是四川、重庆和陕西的对手,而本年大西北的兴起,让贵州的存在感愈加单薄。
不同于坐拥“顶流”盈利的旅行大省,贵州是怎么闷声发大财的?
“非典型黑马”
贵阳甲秀楼 图片来历:摄图网
从本年国庆假日数据来看,贵州现已和其他西部省份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据开始测算,10月1-8日贵州共招待游客5190.69万人次,完成旅行总收入367.21亿元。
与同处西南的云南和四川比较,贵州不只旅行收入超越近邻的云南170多亿,招待游客数量更是比排在第二的四川高出2倍多。
实际上,整理贵州近几年交出的旅行成果单会发现,这次的体现并非“意外”。
早在2016年,贵州提出要做强壮数据、大旅行、大生态“三块长板”,把旅行业培养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举全省之力推进旅行业井喷式增加”。
2017年,贵州游客总数反超四川,跃居西部第一,旅行收入距离从2700亿元缩小到1700多亿元。
2018年,贵州旅行人数增加拿下全国第一,游客总数比四川高出2.6亿人次,二者旅行收入距离敏捷缩小到仅600亿元。
2019年,贵州旅行收入反超四川近800亿元,游客总数距离进一步拉大,稳坐西部第一。
至此,贵州旅行招待人次、旅行收入已连续4年完成30%以上高速增加。
但需求指出的是,虽然在客观数据上,贵州旅行实力已是名副其实的西部第一。但从群众感知度来看,作为旅行大省的贵州仍有些“隐形”特质。
仅以省会来说,此前发布的2020年我国1~5线城市最新城市排行榜中,省会贵阳入围全国二线城市榜单,较此前排名有所上升,位列二线城市第15位。而同一榜单上,成都位居新一线第一,“春城”昆明也在二线城市前列。
当时,“网红热”现已成为我国旅行经济迅猛开展的一大亮点。
我国旅行研究院发布最新《2019我国旅行业开展陈述》显现,国内游客量达55.4亿人次,收入打破5万亿元。其间,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功不可没。
那么,失去了这波盈利的贵州,是靠什么弯道超车的?
“贱价浸透”
梵净山 图片来历:摄图网
一个最直接的推手,是其力度大、规划广的旅行优惠方针。
从2017年起,贵州就连续为全国夏日高温城市地点省(区、市)居民送出“清凉大礼包”,并借此完成了暑期招待游客的敏捷提高。
2019年,优惠规划扩大到全国,且优惠期间不再局限于夏日。比方,依据贵州当年推出的“暖冬大礼包”,全省200多家A级旅行景区对全国游客均施行景区门票五折优惠促销。
本年,入黔旅行“大礼包”进一步加码,提出在9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全省A级景区(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对全国游客施行景区门票挂牌价五折优惠。
除门票外,贵州还有针对外省自驾游出台的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优惠方针。
这种“贱价浸透”抢商场的方法,确实为贵州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数据显现,在贵州施行对多省游客门票半价方针之后,梵净山旅行热度环比上涨了163%。
但是,作为短期内敏捷兴起的旅行界“黑马”,在游客许多涌入的一起,也暴露出许多触及旅行配套、监管、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近段时刻,举债近2亿元打造的独山县“天下第一水司楼”,连续被中纪委、住建部、环保部点名批判,直接影响着贵州的旅行口碑和形象。
事实上,反映一个区域的旅行归纳实力,游客数量和旅行收入并非仅有的目标。即便是这两个目标,各地的计算口径也并不一致,呈现误差的或许性极高。
2018年“五一”假日,就曾呈现过“10省市收入相加数字高于全国旅行收入”现象,让各地旅行数据的真实性饱尝质疑。
日前,我国旅行研究院(文明和旅行部数据中心)院长戴斌在承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不宜对各地自行发布的旅行招待数据进行简略排序,而需求考虑多重要素。
依据该院旅行经济文明和旅行部要点实验室根据自有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对各地假日旅行招待人次进行专题测算显现,
本年国庆假日游客招待规划位居前列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四川、湖南、山东、河南、广西、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贵州并不在列。
“突变”包围
青岩古镇 图片来历:摄图网
“地方政府尤其是旅行主管部门持续盯着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的数据而自鸣得意的话,就不或许了解上海、姑苏、杭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地为什么在旅行招待人次、旅行收入、旅行企业全员出产率、创业立异活跃度、游客满意度等开展目标上,远远超越中西部那些看上去资源很丰厚的全域旅行演示区。”
在戴斌看来,未来旅行目的地的竞赛是地方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缓归纳实力的竞赛,而不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前史遗存的竞赛。
明显贵州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近期,贵州文旅板块可谓“动作”不断——
9月底,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赴广州学习调查,签署多份协作协议,触及农产品出售、中医药研制出产、教育医疗帮扶、文明旅行协作等多个范畴;
简直一起,贵州省文旅推介活动先后走进西南的重庆、成都和中部的湖南长沙,约请各地游客前往贵州旅行、出资,深化文旅沟通协作。
一边是归纳实力高手如林的泛珠三角,一边是人口多、消吃力强的中西部内地,贵州的目的很清晰:
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同享技术立异优势和资源;抱团成渝联动“新西三角”,开辟中西部旅行消费商场。
换句话说,便是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流量。
“后疫情年代的旅行业不是简略地回到曩昔,而是要有新思维、新动能和新模式。”如戴斌所言,疫后旅行复兴有必要着力破解“群众旅行初级阶段圈套”,稳步推进高质量开展。
从2016年后发赶超,“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进旅行业井喷式增加。”到本年9月,贵州进一步提出,打造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质量更优的山地旅行强省和全域旅行演示省。
由量变到突变,贵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日经济新闻